天天快资讯:日本芯片设备出口管制害人害己

原标题:日本芯片设备出口管制害人害己

上月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将于7月23日起实施。虽然日方一再强调并非针对某个特定国家,但考虑到美日韩与我台湾的所谓“芯片四方联盟”、美日荷对华芯片限制,日本这项管制措施剑指中国几无悬念。该措施将加强对23种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范围包括清洗、薄膜沉积、热处理、蚀刻、测试等。日本的管制实在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不仅将给中国芯片及相关产业带来冲击,也将对日本芯片企业和相关产业带来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资料图)

首先必须承认,日本的管制确实会对中国的芯片产业造成冲击。不管怎么定性日本的措施,说它是管制也好、变相的制裁也罢,由于其涵盖多项高精尖技术,对芯片制造技术平移和产业衔接的杀伤力是实实在在的。

从具体内容看,23种设备涵盖6个类别,涉及4项光刻或曝光类产品,3项刻蚀类产品,11项薄膜类产品,1项热处理类产品,3项清洗类产品,还有1项测试类产品。这些设备几乎占据我国芯片制程的全过程,等于将芯片制程的中高端设备悉数囊括。

从波及产业看,日本的这些芯片设备乃至原材料不仅涉及中高端制程,还涉及中低端的成熟制程。中端将影响汽车产业、精密机械、通信技术等前沿应用;低端将影响普通家电、商贸物流、电子控制等日常领域;高端将为我国推进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标志的数字经济和量子科学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衍生后果看,由于日本是芯片设备和材料方面最大的制造商之一,控制了尖端晶圆制造和传感器等高中技术,我们短期内较难找到替代,而且技术因素也加大了替代的难度。卷入管制的日企将减少对华合作,一些在华日企甚至将不得不考虑撤出中国市场。部分日企还有可能转而与台企扩大涉及半导体市场的资本提携和技术转让,甚至更进一步,借势携手台企转战布局东南亚芯片市场竞争。

虽然日本的管制会给中国带来麻烦,但是日本自己其实也“捞不着什么好”,颇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悲戚。日本一些相关企业乃至行业团体以各种方式向政府表达担忧和不满就是最好的佐证。

“友情提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国施压日本于1986年9月签署了《美日半导体协议》,限制日本芯片对美出口,扩大美国芯片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彼时日本芯片行业在全球占比超过60%,但是此举造成日本芯片产业在如日中天之时轰然倒下,芯片产业在全球的份额如今萎缩至10%左右。美国借此坐收渔翁之利,韩国也在此过程中异军突起。

再从受连累的企业“阵痛”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消费市场。2022年,日本向中国大陆出口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金额超8200亿日元,超过日本该领域总出口的30%。日本对华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额几乎是美国对华出口额的两倍。日本厂商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普遍高达20%-30%。东京电子、尼康、佳能等芯片制造商的对华市场份额都呈增势。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提供商——东京电子有限公司2022财年在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的净销售额占其总净销售额的25.63%;中国市场已成其最大的收入来源。此次管制将给日本企业带来明显的“阵痛”,影响企业设备投资,冲击企业创新热情。失去中国市场甚至有可能让日本尚存的芯片优势再次“败走滑铁卢”。

从企业竞争力来看,日美昔日的芯片竞争让日本痛失芯片大国的地位,芯片制造领域曾经红极一时的日本电气、东芝和日立已经不见了踪影。日本这次配合美国,主动设限、自我封闭,延续下来的竞争力恐怕也将锐减,下一轮失去创新等竞争力的或许就是东京电子、爱德万和迪斯科等企业了。

距7月23日已经时日不多,希望日方能够看清此次管制损人不利己的实质,别让日企成为无辜的“三明治”。

历史证明中日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不仅是两国近现代历史交往的深刻教训,也是中日建交50年来两国政治、外交和经贸等领域合作硕果带来的经验。被绑上“脱钩断链”的战车于日本是无益的,更现实、理智的做法是与中国共同推动以芯片为标志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为东亚一体化凝聚科技和产业合力,为区域产业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助力。

(作者:笪志刚 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

来源:环球时报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