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徐汇区内各单位共有80项(人)获奖,占全市总量1/4以上,其中包括1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得主。此外,18项自然科学奖和14项技术发明奖的获奖数量均占到全市约1/3,全市唯二的技术发明特等奖则全部花落徐汇。
(资料图)
从区内获奖机构和企业分布来看,徐汇目前正着力打造的“枫林生命健康科创街区”,不仅有浓厚的科技氛围,更有着活跃的科创土壤。通过聚焦区域“十四五”重点产业之一的生命健康产业,徐汇正依托枫林园区丰厚的科创积淀,营造适应生命健康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融合发展,且彰显城市风貌特色、保障人才安居乐业的融合型科创街区。
从生命科学“园区”到生命健康科创“街区”,在中心城区不变的空间架构中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链条,徐汇枫林给出了答案。
创造宜居宜业宜商的“三体空间”
枫林生命健康科创街区紧邻徐家汇商圈,街区内有“五横四竖”的地面道路,在枫林路-岳阳路这一街区南北主轴上,还分布了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山医院、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枫林国际中心、徐汇区牙防所等科研单位。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星罗棋布的大院大所,为建设科创街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融合发展的空间。
记者从徐汇区科委和区科协了解到,目前,枫林生命健康科创街区内汇聚了以44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高端科研人才,吸引了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等国内医药龙头企业入驻枫林国际中心。在此契机下,徐汇正着手在枫林地区再造街区空间功能,推动融合共生的“场景城市”建设。
一方面,徐汇区将通过提高公共空间能级,鼓励国资并适当引入社会资本,在科创街区的公共空间和商务空间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徐汇正尝试推动建设创业企业可承受的灵活办公空间,在推进建筑物内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增加公共类的商务办公空间,鼓励区域内的大学科技园、办公楼的楼宇大厅与一楼公共空间自然衔接,与外围开放空间互通,增加科创街区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与包容度。
另一方面,徐汇区将持续在科创街区建立租赁便捷、居住舒适、租金适中的人才公寓、公租房,为科技创业者和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打造便捷、紧凑的生活空间,形成由办公空间、生活空间和商务协商的第三空间等形成的“三体空间”,创造科创街区宜居宜业宜商的环境。
为科创成果转化提供缓冲带
“徐汇枫林可以对标波士顿剑桥,那里不仅有麻省理工和哈佛,还有众多医药大企。”2021年,俞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枫林这片沃土扎根多年后,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道出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对徐汇生命科学创新策源与产业发展的期许。
眼下,上海正积极打造生命科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其中,走在前列的徐汇区已经形成以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目标的“枫林hub”平台,搭建融合了“生命健康创新浓度”与“成果转化商业速度”于一体的成果转化创新链。记者了解到,目前枫林科创街区内已经成立了分子纳米、免疫治疗、生物制造与反应器、分子功能实现、医工交叉等5个创新转化平台。过去三年间,街区内科研单位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项总计达64项,也为生命健康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枫林品牌”正式写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上海方案”,徐汇也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代表,紧密参与到生物医药领域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逐步形成人才、资本、临床、技术和服务等资源要素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徐汇区正大力推进生命健康与信息技术融合、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融合、创新要素与金融等其他产业要素融合的科创街区体系,为科技创新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提供缓冲带,持续加快生命健康产业的多元融合发展。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舒抒
题图来源:徐汇区科委供图。图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